白银市政务服务网 无障碍阅读
首页>新闻中心>数据发布

十八大以来白银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综述

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17-09-26

  十八大以来,白银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,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克服多种困难和风险,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,现代农业有了较快发展,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势头,菜、粮、畜转型升级效果明显,农业科技支撑水平稳步提高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,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,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,走出了具有白银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子。 

  一、白银农业发展概况 

  (一)农业经济稳定增长,可比价增速放缓 

  十八大以来,白银农业基础得到加强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,农业经济总量显著提高。2016年,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生产总值101.08亿元,比2011年增加33.59亿元,年均增长8.4%。 

  白银一产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不断提高,一产增加值从2011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61.98亿元,占全省比重由2011年的6.19%上升到2016年6.37%,提高0.18个百分点。从各市州一产增加值总量排名来看,2011年至2016年持续稳定在第九位。 

  (二)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,结构比重趋于合理 

  白银农业生产主要是种养业,种养业比重占95%左右,其中种植业占60%左右,2014至2015年有受畜牧业价格和粮食丰产的影响比例有波动。全市畜牧业增加值比重从2011年的37.41%下滑到2014年的26.58%,到2016年比重上升到35.49%,种植业比重在2014年达到69.52%,2016年回落到61.26% 

  从2016年农业生产结构来看,全市种植业和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中占96%左右,林业占2%和农业服务业占1%左右,渔业0.2%.其中:种植业的蔬菜占28%、粮食20%、水果7%、中药材6%。畜牧业的羊出栏占15%、猪出栏13%、牛出栏2%、家禽2%。 

  近几年来,受全国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,生猪、鸡蛋价格此起彼伏,牛、羊价格持续低迷,尽管国家及时出台了市场调控预案,但效果离预期还有差距,尤其是生猪价格出现波动周期缩短、波幅增大的现象,而每一次的波动都不同程度影响到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。 

  (三)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,粮食单产大幅增长 

  2016年,全市粮食产量79.57万吨,比2011年增长13%。其中,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85.4万吨,创历史新高。2016年,全市粮食平均单产219公斤/亩,比2011年每亩增加25公斤。 

  从近十年的资料来看,2016年夏粮单产180公斤/亩,比2007年增加了21公斤,增长13.2%。秋粮单产231公斤/亩,比2007年增加了54公斤,增长30%。2015年秋粮单产达到247公斤/亩,夏粮单产188公斤/亩,均创历史单产新高。 

  (四)蔬菜生产能力稳步提升,种植面积趋于稳定 

  2016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9.22万亩,比2011年增加3万亩,年均增长2.26%;蔬菜总产量154.1万吨,比2011年增加35万吨,年均增长5.3%。 

  从趋势来看,蔬菜面积增幅稳中趋缓,产量增幅明显。近年来全市蔬菜面积增幅从2008年7.22%增速逐年回落至2016年的1.71%,由于人工及农资等价格上涨因素,蔬菜面积增幅收窄,基本稳定于28-29万亩的水平。其中,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占比60%以上。 

  从全省及各市州来看,2016年白银蔬菜面积占省3.56%,产量占全省7.98%,蔬菜面积居全省第10位,产量居全省第7位。 

  (五)特色产业不断提升,水果、中药材布局进一步优化 

  近年来,白银因地制宜、突出特色,不断加大优势特色果品、中药材的产业发展规模,积极扩展推进苹果、红枣和枸杞的产业升级战略,取得显著成绩。在强力推动做大做强苹果、皇冠梨、红枣等主导果品的同时,白银依托资源禀赋,按照多样化发展原则,坚持“因地制宜、以优取胜”大力推动枸杞产业更新换代,使白银特色农业的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。 

  2016年,全市园林水果产量19.96万吨,比2011年增长36.43%,其中:苹果产量9.54万吨,占47.8%;梨产量4.53万吨,占22.7%;红枣产量3.79万吨,占19%。从县区看,水果主产区主要在沿黄灌区及电力提灌区,白银区水果产量占全市26%,靖远占38%,景泰占24%。 

  2016年,全市中药材产量3.8万吨,比2011年增长100%,其中:枸杞产量2.49万吨,占65.5%;甘草0.58万吨,占15%。从县区看,中药材主产区在靖远县、景泰县和会宁县,其中靖远县中药材占全市43.8%,景泰县占42.6%,这两县种植品种主要是枸杞。会宁县占10.5%,主要品种有黄芪、党参。 

  (六)畜牧养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,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 

  近年来,白银畜牧业以产业化、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为特点。积极转变畜牧养殖方式,大力引进和繁育优良畜禽品种,加快畜禽生产企业及畜禽养殖大户的产业升级。畜牧养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,主要的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。 

  2016年,白银肉类总产量8.93万吨,比2011年增加0.98万吨,居全省第3位,比2011年提升了三个位次,占全省8.76%。生猪出栏70.06万头,比2011年增加3.95万头,居全省第6位,占全省9.73%。羊出栏171.87万只,比2011年增加50万只,居全省第4位,占全省12%。奶产量2.58万吨,比2011年增加0.98万吨,增长16%。 

  (七)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,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 

  十二次党代会以来,白银秉承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,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,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,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,以新型农民发展农业。农业生产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、良种良法配套,实现了由单一技术突破向多技术、多因素集成创新的转变,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。 

  近年来,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,主要农作物耕地机械化水平超过65%,农业生产方式已转入到农业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阶段。2016年,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64.42万千瓦,比2011增加65.15万千瓦,年均增长5.8%;拖拉机拥有量由2011年的6.36万台发展到2016年的7.49万台,年均递增3.32%;联合收割机由2011年的140台,发展到2016年的597台,年均递增33.6%;排灌溉机械由2011年的1.13万台发展到2016年的1.27万套,年均增长2.3%。 

  二、基本经验 

  十二次党代会以来,白银农业快速发展,为全市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为下阶段白银农业转型发展赢得主动,也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。 

  (一)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,促进农业外向化经营 

  用工业化思维模式来谋划农业,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农业,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,推动农林牧结合、种养加一体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努力形成特色突出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。充分发挥白银农产品丰富的优势,深入挖掘枸杞、大枣、小杂粮、肉羊等特色优势农产品,抢抓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等重大机遇,进一步巩固农产品“出省入京”工程成果,抓好农超对接、农批对接、农校对接、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,充分利用互联网、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,深化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,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特产品网上批发和零售。 

  (二)以基础项目建设为支撑,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 

  着力实施打基础、利当前、管长远的农村基础建设项目。整合新增各类资金,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、标准化梯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。全面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进度,切实保障供水安全、防洪安全、水生态安全。实施农田林网、城区大环境绿化、天然林缘区造林、村庄绿化、绿色通道、水土保持及防沙治沙等生态林业工程,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,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。 

  (三)用好强农惠农政策,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 

  加快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,发展普惠金融,降低融资成本。进一步加大双联惠农贷、妇小贷、牛羊蔬菜贷等普惠贷款投放力度,稳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、农民住房产权、农业设施产权等抵押贷款规模,有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,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;加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管理和规范运行,探索资金互助合作社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,以互助资金作担保,由银行放大倍数贷款,最大限度发挥了资金的杠杆作用,形成适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。 

  三、面临的挑战 

  (一)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,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不强 

  白银地处甘肃中部,大部分耕地还存在靠天吃饭问题,目前农村耕地面积465万亩,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53万亩,只占到33%,处于全省平均水平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,对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带来挑战。白银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还是以户主,规模小、效益低,抵御风险能力差,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较少。2016年白银设施种植面积18万亩,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.88%,设施总规模仍然偏小,比重偏低。现有的生产方式也减弱了农业抗风险的能力,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。 

  (二)农业生产效益不高,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 

  目前,白银市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多,加工产品少。农业生产效益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利润和农民收入的多少,再加上农民收入渠道的拓宽和农资价格的上涨,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,“种地不如打工”致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,青壮年农民流失较大,缺乏种地的热情,土地撂荒,造成有限的耕地资源浪费。 

  四、对策建议 

  为了加快白银农业经济发展,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,全市要树立新的农业发展理念,农业生产要走规模化、集约化经营之路,切实加强农产品产业链延伸,打造优势品牌,提高农业附加值。 

  (一)创新发展理念,推动电商平台建设 

  要树立新的农业发展理念,敢于弯道超车,敢于跨越式发展。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,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,做大做强全市优势特色农业,实施优势品牌战略,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,提高市场竞争力,增强我市高原夏菜、沙漠枸杞、优质大枣、碱水鱼虾、生态羔羊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在全省、全国的品牌影响,抓住“互联网+智慧农业”,加快推动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,全面提高特色农业的信息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水平。 

  (二)坚持需求导向,打造休闲生态农业 

  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,以调整农业供给侧改革,培育和发展休闲生态农业,推进生态小镇、绿色农家建设,助力农民增产增收。发展观光农业可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,运用“互联网+农家乐”深度整合景点、饮食、住宿、交通、娱乐等多种资源,利用微博、微信等平台实现分享互动,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投身农家乐,为休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,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促进农村经济提质提速,加快现代农业发展。 

  (三)加快土地流转,加快发展方式转变 

  积极引导农户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,实行连片开发,规模化生产,集约化管理,产业化经营,提高土地产出率、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,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及农业企业合理流动,使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生产经营逐步向规模化、市场化、现代化方向发展,让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成为白银农业生产的主力军。 

  (四)加强科研合作,促进农业融合发展 

  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开发与合作,抢抓“一带一路”机遇,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,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依托大学、研究院所和各类科技园区,不断深入农业、科技、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开发与合作,为旱地作业、设施农业、草食畜牧业、碱水渔业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。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,促进农产品产业链延伸,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型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积极促进白银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物流、销售产业链的延伸,确保全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。 

主办:白银市人民政府承办: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

Copyright @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陇ICP备06000732

技术支持: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话:010-64848899

回顶部